1fi4b.cn门户网站 www.1fi4b.cn 2025-06-28 09:06 来源:
规范监管保驾企业扬帆 创新服务护航经济致远
——2025年内乡县全面优化提升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
2025年以来,内乡县深入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》精神,紧紧围绕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以“规范监管、减少干扰、遏制乱象”为核心目标,将优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,持续推动监管方式创新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、机制深化,监管覆盖更全面
县市场监管局、县发改委等30个县直单位和城关镇等16个乡镇政府组成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联席会议高效运转。上半年执行双随机监管抽查任务150件,覆盖385项抽查事项,检查结果公示率达100%。依托完善的检查对象库(入库主体9097家),1—6月科学抽取检查对象435家,抽查比例为4.78%,较2024年同期(抽查比例5.74%)降低0.98%,确保监管的广泛性与公平性。
二、精准施策,分级分类显效能
在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、交通运输、教育机构、文化旅游、野生动物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嵌入抽查任务占比100%,实现“信用+监管”深度融合。
依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和行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,精准发力,确保对守法诚信企业“无事不扰”,对违法失信行为“无处不在”。
三、协同联动,综合监管减负担
大力推进“一业一查”跨部门联合抽查模式。在食品、药品、医疗机构、艺术培训机构、民办学校、招投标、物流运输、汽车修理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等35个重点行业领域,实现了“进一次门,查多项事”。2025年开展的150起双随机监管任务中,跨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达到100%。与2024年同期相比(226起),双随机监管任务总量减少33.6%,显著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。
四、数字赋能,“无感”监管添活力
积极运用大数据、信息化手段,对一般监管事项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模式。通过远程监控、在线监测、大数据分析等方式,在保障监管效果的同时,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现场干扰,实现“无感”监管,激发市场活力。
五、柔性执法,包容审慎优环境
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积极推行“服务型执法”。对情节轻微、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,坚持教育引导为主。截止目前共采取说服教育、规劝引导等方式处理49起,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9份,责令立即改正26起。这种柔性执法方式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和社会满意度。
六、信用修复,助企纾困增动力
创新推行“监管+信用修复”模式。在双随机抽查中,对有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失信和行政处罚信息的企业,主动引导其积极开展信用修复。仅上半年,已完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24家。此举有效帮助企业重塑信用,消除发展障碍,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七、合规指导,源头预防降风险
制定并发布行业合规经营指南,主动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辅导,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经营风险。推行“诊断+处方”式监管,寓监管于服务,从源头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。
八、宣传引导,营造氛围鼓士气
加大政策解读与成效宣传力度,上半年组织县市场监管局、县林业局、县交通局、县医保局等成员单位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发布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通讯报道27篇,编印工作简报9期,有效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,营造了良好的监管氛围。
下一步内乡县将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。
一是探索实施企业“白名单”制度。 对信用优良、合规经营的重点企业提供更少打扰的监管服务。
二是尝试开展“触发式监管”。建立基于大数据监测和风险预警的触发机制,对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,对高风险信号精准响应。
三是稳步推行“沙盒监管”模式。 在可控范围内为新兴产业、创新模式提供容错试错空间,鼓励大胆创新,同步探索适应新业态的监管规则。
四是持续深化数字赋能与信用应用。进一步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,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,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与企业干扰最小化的有机统一。
内乡县将以更加规范、高效、智慧的监管,护航企业行稳致远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(供稿人:刘向伟)
责任编辑:张晓鹏